Nici Harmonic

6.19.2018

感受

十年前, 我第一次去北京就是工作, 不是一星期或一個月的工作, 而是無限期. 其實"無限期"這三個字好可怕, 當你知道這個地方可以要留一輩子的時候 (而重點是這個地方又不是你好想長期停留), 計劃就會變得很不同. 所有衣食住行都要考慮長遠和可持續發展.



當然, 之後我回來了香港工作. 但其實在北京生活的時候, 真的有幻想自己從此以後就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生活的準備. 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 之後去世界唔同地方旅行也會想像 "如果我在這個地方生活下來會點?" 的習慣. 所以我去旅行的時候都會比較貼地. 總會想去多些平民的地區看看.


也會留意當地的物價, 車費, 生活環境, 租金, 治安之類. 可以的話也想和當地朋友談談天. 說多些比較真實的話, 例如"真實"的薪金, 稅, 前境... 當然, 要找到一個有以上智慧和你"真實"討論和願意分享的人也不容易. 因為我可以好肯定就算在香港要找一個這樣的人也不易. 你問他們生活是什麼? 他們大底會答你的是如何"生存"而不是"生活".


好. 今日我就講多少少. 其實我去一個地方, 會先了解一下當地的情況, 到達之後又觀察下身邊. 之後在對話的時候先講一些公開資料和觀察得來的分別. 盡量令對方覺得你的觀察是有份量的, 有點幽默的. 他們有同感的. 或許會在談笑間把真實的情況輕輕的告訴你一點點. 這一點點報紙網上不會看到, 但你可以感覺到地底下的巨輪在轉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